化中心城市 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 要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 编者按“十二五”提出 。际区域性金融中心 代金融业,打造四省边 运输体系;加快发展现 化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 补、四通八达”的现代 调、衔接顺畅、优势互 级,共同构筑“布局协 路网密度、提升线路等 优化道路网络布局提高 施和城市功能;着眼于 断完善便民服务公共设 标,构建特大城市,不 生态、宜居宜业城市目 将围绕山水园林、低碳 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市 。中心方面进行解读 交通枢纽,区域性金融 中心城市,区域性综合 大型、区域性、现代化 家从打造四省通衢的特 为此,本报约请有关专 。
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打造四省通衢的特大型 。
划纲要解读之六① ——我市“十二五”规 。
森实习生江梅玲 □规建宣记者徐金侦萧 。
img] 5e04.jpg[/ 9a600ed3d7 7/0021974e e2/2011022 nt/jpg/sit /attacheme [img]../.. 。
曦 赣州市城市中央公园晨 。姚凯摄。
img] 5e01.jpg[/ 9a600ed3d7 7/0021974e e2/2011022 nt/jpg/sit /attacheme [img]../.. 。
区章江两岸 风景如画的赣州中心城 。周昆摄。
年竣工的赣州大桥 img]图为2010 5e05.jpg[/ 9a600ed3d7 7/0021974e e2/2011022 nt/jpg/sit /attacheme [img]../.. 。记者何敏摄。
图 img]四省通衢示意 5e03.jpg[/ 9a600ed3d7 7/0021974e e2/2011022 nt/jpg/sit /attacheme [img]../.. 。
【纲要概览】。
务功能 增强要素集聚和综合服 功能,优化人居环境, 民服务公共设施和城市 特大城市,不断完善便 区六大片区建设,构建 目标,加快推进中心城 碳生态、宜居宜业城市 ——围绕山水园林、低 。流中心 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和客 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区 。资源 设基础设施和配置公共 城区统筹规划,统一建 把赣县、南康纳入中心 积极推进增设市辖区, 向中心城区有序集聚; 引导人口、资源等要素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;将 商贸园区、居民社区、 将合理布局工业园区、 。
划管理 ——我市将加强城市规 。城市形象和品位 等创建活动,注重提升 市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、文明城 合创建资源,联动推进 术手段管理城市;将整 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 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 ,完善停车管理;将积 ;将清理和新建停车场 设,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施、防空防灾设施等建 、公园绿地、无障碍设 强公共交通、休闲广场 城市立体绿化工程,加 文化特色;将大力实施 和开发利用,彰显历史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管理 脏乱差”问题;将注重 处理,切实解决城市“ 将加强城市污水、垃圾 决依法拆除违章建筑; 统一规划户外广告,坚 ,完善集贸市场建设, 城中村”和棚户区改造 城区街道整治改造、“ 交通秩序综合整治、老 制,大力实施市容环境 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效的原则,进一步理顺 按照科学有序、协调高 。
】 乡规划建设局*谢德强 ●专家解读【赣州市城 。
快推进城市建设 围绕“十二五”目标加 。
】 域性、现代化中心城市 关键词:【特大型、区 。
梅州接壤 明,广东韶关、河源、 南郴州,福建龙岩、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,与湖 赣州地处泛珠三角区和 。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,已成为赣粤闽湘四省 速等多条交通大动脉上 路、厦蓉高速、大广高 于京九铁路、龙赣韶铁 件的逐渐改善,赣州处 随着大交通基础设施条 。
■特大城市。
上的为特大城市 规模,100万人口以 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 的标准,设市城市按市 按照我国城市等级划分 。一 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之 造的三个城区常住人口 城市,也是全省重点打 育和发展的省域副中心 ,赣州既是我省重点培 城镇总体布局和体系中 在全省“一核两带”的 。人口达74.26万 1.2平方公里,城市 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8 壮大,2010年底中 设以来,中心城区加速 自赣州启动特大城市建 。180万人的特大城市 平方公里、城市人口达 为建成区面积达180 升城市量级,加快建成 区,扩张城市功能,提 赣县、南康融入中心城 今后五年,赣州将加快 。
■区域性中心城市。
生活的中心和交通枢纽 *、经济、文化、生产 的城市,是一定区域的 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 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区域 。巨大的腹地和空间 这为赣州的发展提供了 块沟通的主要通道上, 角、珠三角两大经济板 交界,同时又处在长三 赣州地处赣粤闽湘四省 。用 崛起中起到率先带动作 城镇体系格局,在全省 覆盖,还可以优化江西 可实现区域经济对接和 区域性中心城市,不仅 把赣州打造成特大型、 。
■现代化城市。
民生活高度社会化 高技术产业化、城市居 环境园林化、城市经济 设施现代化、城市生态 科学合理化、城市基础 其重要标志是城市规划 发达的区域经济中心, 、工业集中与第三产业 现代化城市是人口集聚 。高尚的赣州 彰显的赣州、生活品质 汇聚的赣州、现代气息 深厚的赣州、山水灵气 、文明城市,文化底蕴 态园林城市、卫生城市 赣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生 为重,以民生为本,把 以产业为支撑,以生态 引领,以项目为载体, 、幸福赣州,以规划为 业、宜居、平安、生态 今后五年,围绕建设创 。
关键词:【规划引领】。
■编制特大城市规划。
设 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 大城市规划区内公共服 安排,统一指导赣州特 ,对所有土地进行合理 布局等方面的对接融合 、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 强与中心城区规划管理 市内进行统筹规划,加 县、南康纳入到特大城 318平方公里,将赣 县城及周边乡镇等约1 市区及周边乡镇、赣县 括赣州中心城区、南康 特大城市规划区范围包 。一组织编制 体规划、专项规划等统 围内城乡统筹规划、总 接,特大城市规划区范 中心城区各类规划的对 加快赣县、南康市与市 。
城市空间结构 状增长、组团聚集”的 ■构建“一心两翼、轴 。
乡 三江乡、太窝乡和龙华 镇、凤岗镇、镜坝镇、 要包括南康市区、龙岭 —湖江等地区,西翼主 县城、水东片区、储潭 团,其中东翼包括赣县 是赣州特大城市的*组 要职能的东、西两翼, “两翼”是聚集城镇主 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; 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 形成服务于全市域乃至 城区、创新区等组成的 即由章江新区、河套老 心功能的一个主中心, “一心”是聚合区域核 。
条轴线 ,包括“一主两次”三 干条城市空间增长轴线 要的交通干线,形成若 “轴状增长”是依托主 。区 区和特色旅游资源密集 大城市主要的工业聚集 云、储潭和湖边,是特 稀有金属产业基地、五 —湖边片区、水西钴钼 成,包括西城区、水西 、金狮路和工业一路构 侧轴线主要依托经六路 间拓展的重要腹地;北 太窝和龙华,是城市空 括凤岗、三江、唐江、 兴国路西延段构成,包 翔路、赞贤路西延段和 中西侧轴线主要依托飞 北延展的重要轴线,其 空间由核心地区向西、 线和西侧轴线,是城市 ;两条次轴包括北侧轴 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走廊 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 连接珠江三角洲城镇群 是赣州特大城市内经济 城、峰山片区等片区, 区、南康市区、赣县县 区、河套老城区、创新 设施形成,串联章江新 道、323国道等交通 绕城高速公路、赣南大 其中,“主轴线”依托 。
镇空间增长边界 景观生态廊道等形成城 基础设施的防护绿地、 、结构性绿地、高等级 套设施,通过江河水系 建设相对完善的生活配 片区等,这些组团内应 新城、峰山片区和水东 三江——唐江——太窝 、赣县县城、凤岗—— 西湖边片区、南康市区 工业园(北区)——水 城区、西城区——香港 新区、创新区、河套老 间发展,主要包括章江 自我服务能力的城镇空 能相对独立、具有较强 市内地域边界清晰、功 “组团聚集”是特大城 。
划管理 设委员会,强化城乡规 ■成立特大城市规划建 。
化城乡规划管理 划建设的体制机制,强 理顺特大城市范围内规 细规划等,同时进一步 划、重点地段修建性详 划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 建设项目、城市总体规 点项目、重大基础设施 域项目、国家及省市重 规划区范围内跨行政区 委员会,负责审查审议 设立特大城市规划建设 。
” ■打造“三基地一工程 。
程 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工 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和 光源产业基地、硬质合 基地、发光材料及绿色 磁材料及永磁电机产业 打造世界知名的稀土永 “三基地一工程”,即 。展 化、高端化和品牌化发 工业经济规模化、集群 向经济优势转变,推动 产产业,加快资源优势 一工程”,发展高端矿 重点围绕打造“三基地 城、茅店镇等地选址, 康市龙岭镇以及赣县县 冶炼基地、西城区、南 ,我市在水西有色金属 为支撑,以园区为平台 、*调控为辅,以科技 ,采用以市场运作为主 资源战略性调控的机遇 抓住国家对稀土等稀有 。
■打造特色产业园。
径 快推动现代化的有效途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、加 增强竞争能力,是区域 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, 本,促进工业集约化、 园区产业结构、降低成 在空间上集聚;能优化 、关联企业及支撑机构 素,推动大量同类企业 市场、资金、技术等要 题,高效地吸引人才、 和工业集中区的产业主 平台,能够突出开发区 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 、专业分工明确、协作 为主体、产业特色明显 特色产业园作为以工业 。分重要的意义 、壮大产业实体具有十 ,对我市推进工业强市 等主要问题的有效办法 级产品多、产业聚集慢 联度低、产业链短、初 决我市园区工业经济关 特色产业园建设,是解 赶超的关键阶段,加快 基础、积聚能量、进位 当前,我市正处于夯实 。
色产业园 收利用产业园等5个特 业园、南康有色金属回 赣州沙河汽车零部件产 发区铜材加工产业园、 力汽车产业园、赣州开 、赣州开发区新能源动 质合金和刀钻具产业园 规划区内建设赣县钨硬 发展;在赣州特大城市 特色产业园区间的错位 差异化发展战略,实现 按照规划,我市将实施 。
关键词:【产业支撑】。
■发展创意产业。
城文化等文化底蕴 家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宋 化名城,具有浓厚的客 赣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 。业 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 竞争力,努力把文化产 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、 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转 文资源和自然资源,把 业,进一步发掘地区人 我市将加快发展文化产 。文化创意园区 务、创意配套于一体的 设集创意孵化、创意服 文化产业,在创新区建 出版、创意动漫等重点 传媒、影视制作、印刷 业基地,大力发展报刊 ,做大做强赣州印刷产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。
■加强载体建设。
业转移首选地和聚集区 打造为承接发达地区产 地等重要平台,把我市 河工业园、水西有色基 工区、香港产业园、沙 济技术开发区、出口加 素,充分利用国家级经 市地缘、交通等优势因 作圈对接,充分发挥我 化与珠三角、长三角合 西经济区区内互动,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、海 区域发展战略,加强与 赣州市将积极策应国家 。善口岸功能 点项目建设,进一步完 ”、空港物流中心等重 无水港”、“铁海联运 推进赣州物流园区、“ 。
■做大家具产业。
业链条 服务”的相对完备的产 饰产品生产—销售综合 机械的制造—家装、家 —新品家具设计—家具 皮革、塑料等辅料产业 料、五金配件、布料、 育—人造板制造业—涂 用,争取实现“木材培 充分发挥市场的带动作 转型,培育龙头企业, 家具产业向中高端产品 赣州市将积极推动赣州 。展家具产业 坝镇、龙华乡等乡镇发 在唐江镇、太窝乡、镜 模的家具产业园区,并 镇与龙回镇建设较大规 产品检测中心,在龙岭 ,设立科技创新中心与 步扩大经营面积与规模 售市场的基础上,进一 市区为中心,在现有销 在空间分布上,以南康 。
关键词:【交通先导】。
络 ■构建快速公共交通网 。
方式 通,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我市将大力发展公共交 。交通线路 流走廊上布设快速公共 集散中心之间的重要客 重要客流走廊为线,在 以客流集散中心为点、 。共交通效率 土地集约利用,提高公 TOD模式开发,促进 围绕快速公交站点实行 。
施 ■合理配建静态交通设 。
多的城市停车泊位 中按相关标准来提供更 城市更新(旧城改造) 用的停车设施场所,在 等基本建成区被挪作他 我市将恢复河套老城区 。域内停车需求 调控管理,逐步平衡区 应用),坚持停车需求 设或机械提升的高强度 位的潜力(汽车楼的建 公共停车场提供停车泊 设施向公众开放,增加 型商业设施的配建停车 共建筑、大型公园和大 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公 。
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 式,换乘公共交通,缓 ,引导人们转变出行方 换乘体系——PR模式 入口附近建设城市停车 他片区、城市的主要出 我市将来在城市*的其 。
绿色出行 ■建设慢行系统,倡导 。
岸沿岸慢行系统 出行路径;完善三江六 设施提供直接、安全的 ,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成完善的慢行道路系统 的绿道网,并沿章江形 章江新区内构建放射状 生态湖公园为核心,在 增辟步行系统,以中央 建区以及环境优越地区 我市将在城市的大型公 。
关键词:【生态为重】。
生态绿地框架 斑镶嵌、绿廊交织”的 ■构建“绿野环绕、绿 。
连绵的山地丘陵森林环 部、西部、北部、南部 障,指围绕赣州特大东 态安全的*环状生态屏 “绿环”是保证基本生 。块 市公园为代表的小型斑 代表的大型斑块和以城 保护区、农田保护区为 生境单元,包括以自然 态与城市生态的多样性 “绿斑”是缓冲自然生 。观廊道等 通走廊、生物廊道和景 络,包括水系廊道、交 与感知度的线状生态网 “绿廊”是强化连续性 。
益,实现以生态养生态 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态旅游业,挖掘生态资 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生 水平,打造绿化精品; 林进度,提升通道绿化 大四小”工程,加快造 继续实施造林绿化“一 。
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■构建绿色生产体系, 。
面的技术改造 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 ,开展节能、节水、节 构,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我市将调整城镇产业结 。品 环境的技术、材料与产 止环境退化和提供健康 ,扶持耗用资源少、防 园区、生态型产业园区 ,加快发展生态型居住 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空间 。
%以上 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%以上,城镇生活垃圾 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015年,我市城镇污 圾处理设施建设,到2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垃 。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节能家用电器,有效降 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 住空间的低碳装饰,在 系统,同时大力倡导居 选用节能型制冷或取暖 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、 保温的建筑材料,合理 可再生资源,选用隔热 分利用太阳能、风能的 大力推广建筑节能,充 。
关键词:【项目构建】。
■城市交通工程。
停车场(地) 出入口的汽车站,城市 程,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程,各片区道路路网工 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工 大道、复兴大道等), 关区域间主干道(赣南 工程,连接各组团及相 公交系统,内环线续建 场升级改造,城市快速 赣州站),赣州黄金机 :昌吉赣城际高铁(含 主要规划建设的项目有 体现公交优先的策略, 等综合城市交通体系和 道交通、城市航空交通 域间公路交通、城市轨 善的城市道路交通、区 行畅通为目标,构建完 我市将以满足物流、出 。
■城市能源工程。
汽车配套充电站项目 电线网及站点;新能源 及完善配套低压等输配 500KV电网5条) V电网6回)、高压( 成特高压(1000K 输配电主网架建设;完 实现多气源供应;城市 天然气(二期)对接, 输),远期做好江西省 管道工程(配合西气东 建中心城区管道天然气 系,主要规划建设:扩 目标,建立能源保障体 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为 展清洁能源,满足经济 护环境、降低能耗、发 我市将以减少污染、保 。
理工程 ■供排水及污水垃圾处 。
运输系统 厂,中心城区垃圾收集 厂、南康三益垃圾处理 心城区及赣县垃圾处理 南康等污水处理厂;中 、沙河、沙石、赣县、 各片区截污管网及白塔 建二、三水厂等项目; 工程及新建一水厂,扩 我市将建设上犹江引水 。
■信息工程。
管理网、物联网 综合智能网、数字城市 通信网(3G网络)、 大力发展电话网、数据 。
■防灾减灾工程。
工程 防洪、防震减灾、人防 市发展相适应的消防、 我市加快构建与特大城 。统 建设配套完善的人防系 中心等;按照人防标准 通道、避难场所、指挥 建设城市防震减灾应急 岸城市防洪体系;加快 市防洪标准建设三江六 城市消防场站;按照城 项目,合理布局和建设 加快建设消防基础设施 。
■公共服务设施。
闲娱乐等设施布局 业贸易、金融服务、休 、社会福利、旅游、商 共卫生服务、文化体育 化科研教育、医疗、公 人口聚集方向,调整优 我市将按照产业发展和 。
本文地址:打造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